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第一句就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它声如雷鸣,气势壮观,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早就很想一睹黄河壶口瀑布的雄姿,这次在去延安途中,终于如愿以偿。
河滩基岩上,到处可见水流冲蚀槽及大大小小流水携带砂砾形成的淘蚀圆形坑,这便是著名的“石窝宝镜”
因黄河此时为枯水季节,河水携带的泥沙较少,所以瀑布也变得白净了许多。
壶口瀑布著名的“水底冒烟”景观。
骇浪翻滚,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
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延安龙王山和临汾吕梁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造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故曰“壶口”。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有一个被称作“孟门山”的景点。
在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组成的小岛,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
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
岛上有一巨型大禹雕像。大禹脚下的这只貌似龟的生物,其实是龙生九子中的赑屃(bìxì) ,以擅长负重著称。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岛上还有一座小庙。
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小岛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又合流为一。
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因枯水,孟门山西侧的河道几已干枯。但据说在黄河最高水位时,这孟门山也不会被淹,始终高出水面,因而被传为奇谈。
远处架在黄河上的大桥,东西两端建桥模式看上去不太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