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对路品种。盐碱地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低,前期地温回升慢,进入雨季棉花长势强,适宜种植抗盐碱,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良种良法配套,促进高产稳产。

3、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棉花秸秆还田,以改善棉田土壤的物理性能,增加棉田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大力推广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每亩40公斤左右。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实行平衡施肥,每亩底施复合肥30公斤,硫酸锌1公斤,硼肥1公斤。第一次追肥于盛蕾见花期结合中耕培土,亩施尿素10公斤,盛花期以后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7月底8月初追盖顶肥,亩施尿素5~7.5公斤。后期叶面喷肥3次。

5、合理密植,科学整枝。为确保有足够的群体,实行扩行稳密,即确保大行距较宽,在100厘米左右,小行距45厘邰熳如蟥米以上,株距25厘米左右,每亩3600株以上。部分棉田保留1~2个营养枝,随时去赘芽,减少养分消耗,7月25日前打完顶心,8月15日前打完边心。6月上旬开始,看天、看地、看棉花进行化学调控,株高控制在100厘米左右。

7、综合防治病虫害。现蕾后按时喷施杀菌剂,防治枯、黄萎病。重点防治棉盲蝽蟓、蚜虫、棉铃虫和红蜘蛛,选择对路农药,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