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生态动物园位于长沙县暮云镇,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融城的中心地带(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毗邻芙蓉南路和长沙市绕城高速,傍依即将建成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动物园车站,从“三市中心”出发自驾车至生态动物园约需车程30分钟左右,交通十分便利。长沙生态动物园于2010年10月建成开放,其前身为连续开放54年的长沙动物园,现园区面积1500亩,由中日著名设计师参照世界知名动物园标准联合设计,共分为步行圈养区、车行放养区、科普教育区、生态景观区、休闲娱乐区、后勤服务区、建有动物笼舍区和驯化场37个,饲养动物300余种类、约5000余只(羽)。长沙生态动物园是湖南省唯一一家经国家林业总局和农业部批准发证,能引进饲养一、二类水陆野生动物的公益性、事业性的专业野生动物饲养和展示单位。

3、杨开慧烈士纪念园位于长沙市东北部,地处长沙、平江、肠钪颟炱汨罗三县交界的开慧镇,距离长沙市区约55公里,修建于1966年,禊耗髻编现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于长沙县委管理的一级机构,承担着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宣传教育、对外接待等功能。现由杨开慧烈士故居、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开慧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2009年5月开始免费开放,从1996年对外开放至今,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千余万人次,2011年起年均接待人次在百万以上。杨开慧故居是一座古老的土木结构平房,分别设杨开慧生平事迹陈列室和毛岸英生平事迹陈列室,1972年9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开慧烈士陵园距故居约300米,主体占地4003平方米。墓穴上方有一座全黑磨光大理石贴面的巨型毛泽东手书金字《蝶恋花·答李淑》淑词碑,墓有方有杨开慧汉白玉雕像。板仓是湖南省首批确认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5、松柏寺座落于距长沙市区约十几公里的星沙文化公园旁,三一路与东升路的交汇口。占地30余亩,后山门前有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与中南汽车城隔路相望,寺周围环绕苍松翠柏故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松柏寺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当时的松柏寺苍松翠柏,古树参天,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其寺院金碧辉煌,宏伟壮观,历为大德高僧修行传法之地。每逢高僧升座说法,信众如云。数百年间,梵音不绝,香火鼎盛,往来寺院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时节因缘,改朝换代,松柏古刹,几经浩劫,渐成废墟,以至不复存在。1992年由台湾居士发心筹建。2002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寺举行了佛像开光典礼,省、市宗教主管部门、佛教协会等有关领导及各界人士、信众千余人到寺祝贺。

7、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公元502——519年)。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庙祀之。古庙由正殿,山门、戏楼、石级等组成。山门的中门门额悬有“临湘山”一匾。山门两侧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这副对联说的是:南朝陶弘景初仕齐,后入梁,隐居茅山,屡经礼聘不出。武帝时,国家每有大事,辄往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晋人称陶渊明为“陆地神仙”,因其忘怀得失而得名。此外,左右山门分别横嵌“紫府”、“丹邱”门额,并嵌有“立德不朽,有仙则名”和“六朝遗庙,千年名山”的楹联。据《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距今差不多有1500年历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