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之(公)倍数法

 时间:2024-10-12 13:10:33

  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规定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包括两种题型:数字推理与数学运算。

例题

1、  在复习备考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时,如果能巧用“(公)倍数”法进行求解,不但可以大大减少解题的环节和步骤,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培养考生适应现代公务员考试的应试能力,上了考场能多做题,做对题,得高分

2、例: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锾哩菸谷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棰很于秋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 )。  A.1元 B.2元 C.3元 D.4元  【传统解析】设围成三角形时每边硬币数为X枚,则利用方阵的原理,根据硬币总数相等可列方程:  3(X-1)=4(X-5-1),  解方程得X=21,  则硬币总数为3×(21-1)=60枚,  面值=60×5分=300分=3元,选C。  【公倍数法】根据题意,全部五分硬币围成正三角形正好用完,说明硬币数是3的倍数;改围正方形也正好用完,说明硬币数是也是4的倍数,换句话说,硬币总数是3和4的最小公倍数12的倍数,备选项中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 项的3元,即60枚。  【对比分析】运用第一种方法解出本道试题最少需要1分钟,因为计算方阵问题时,其边长和外围数存在加1(或减1)的情况,而一般的考生往往在这里理不清,所以列出方程最快也的1分钟,加上计算最快也需要1分半钟。  有的考生如果根据边长之间的关系“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列方程求解,这道试题对数学基础好的考生来说,最少也需要2分半钟,数学基础不好的话,可能方程式也列不出来,就更不用说求解了。  如果能脱开传统“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思路,根据题中的相关信息,巧用“公倍数法”求解,本题只需5秒钟就可求出正确答案,而且根本不会出错。如果这样的话,用传统思路解一道题,用公倍数法就可以解六七道试题,甚至更多,因为数学运算中的大部分试题都可以用此方法,或是类似的方法求解的。 

3、例:一根铁丝用去2/5,再用去8米,这样共用去这根铁丝的3/4还多1米。求这根铁丝原长多少米?(  )  A.20    B.24    C.30    D.18  【传统解析】设这根铁丝原长X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2X/5+8=3X/4+1  解方程得X=20,选A。  【公倍数法】一根铁丝用去2/5,再用去8米,说明这根铁丝能被5整除;共用去这根铁丝的3/4还多1米,说明这根铁丝能被4整除,那么这根铁丝的长就是5和4的最小公倍数20的倍数,符合条件的只有A,就选A。  【对比分析】利用第一种传统方法,既费时间(解本道试题起码需30秒,甚至更多),又容易出错(好多考生还得考虑题中的8和1,到底是加上,还是减去);利用公倍数法,就大大减少了列方程的时间,也省却了到底是加上8和1,还是减去8和1等问题,省时(最多需要5秒钟)省力又准确。

4、例: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40米,丙每分钟走35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出发,向相而形,丙遇到甲2分钟后遇到乙,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米?  A. 250米 B. 500米 C. 750米 D. 1275米  【传统解析】设A、B两地相距S米,依“丙遇到甲2分钟后遇到乙”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可列出方程:  S/(40+35)-S/(50+35)=2  解方程得S=1275米,选D。  【公倍数法】依“丙遇到甲2分钟后遇到乙”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可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甲丙速度之和50+35=85的倍数,也是乙丙速度之和40+35=75的倍数,即为85和75的公倍数的倍数,备选项中符合此条件的只有D。  【对比分析】同上述各题的分析一样,如果用传统思路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本题的话,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怎样列方程就比较费时间,列出方程之后还得求解,更费时间,求解的过程中稍微不小心很容易出错。如果换一种思路用公倍数法求解,省时省力又准确。通过本题与上述各题的解法可以知道,“公倍数法”对各种类型的数学运算都有用,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几种类型的试题的解析中。下面可以再用实例验证一下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应用上的广泛性。

5、例:若干个同学去划船,他尺攵跋赈们租了一些船,若每船4人则多5人,若每船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共有多少个同学?( )  A. 17 B. 19 C. 26 D. 41  【传统解析】根据题意“若足饶戽沸每船4人则多5人,若每船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  将A项17人代入,有船数(17-5)÷4=3条,(17+4)÷5=4.2条,排除A项;  将B项19人代入,有船数(19-5)÷4=3.5条,排除B项;  将C项26人代入,有船数(26-5)÷4=5.25条排除C项;选D  【公倍数法】“每船4人则多5人”说明人数是4的倍数多1;“每船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说明人数是5的倍数多1,即选项应该是20的倍数多1,选D。  【对比分析】很显然,利用传统思路在解本试题时特别耗费时间,稍微不小心就会出错。用公倍数法求解时紧扣题意,根据试题告知的数量关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的解出答案,这就一再提醒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利用便捷方式——公倍数法快速求解,而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思路分析试题,列出方程,然后一步一步求解,因为传统的思路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考试的。  除过公倍数法在解一些数学运算试题时快速准确之外,倍数的有效度、快捷性和准确率也是非常显著的,可示例如下:

6、例: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  A.30人 B.34人 C.40人 D.44人  【传统解析】思路1:根据题意“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 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  将A项30人代入,有房间数(30-20)÷4=2.5间,排除A项;  将B项34人代入,有房间数(34-20)÷4=3.5间,排除B项;  将C项40人代入,有房间数(40-20)÷4=5间,8×(5-1)+4=36,排除C项;选D  【倍数法】“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说明总人数不是8的倍数。结合选项选D。  【对比分析】这里尽管用的是倍数法,但其原理、效应同公倍数法一样:传统思路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而倍数法则快速又准确,用最多5秒钟就可以不用太多细究题中数量之间的细微关系就可以求出答案,这才是现代公务员考试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应试素质。

7、例:旅游团安排住宿,若有4个房间每间住4人,其余房间每间住5人,还剩2 人,若有4个房间每间住5人,其余房间每间住4人,正好住下,该旅游团有多少人?  A.43 B.38 C.33 D.28  【传统解析】根据盈余问题的解法可知,其余的房间数为(2-0)/(5-4)=2(间),所以总人数为4×5+2×4=28人,选D。  【倍数法】根据题意可知,备选项所给的总人数减去4×5=20以后是4的倍数,故选D。  【对比分析】利用传统解法,考生首先必须搞清楚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列方程进行求解,对基础好的考生来说最少需要1分钟,数学运算基础弱的考生可能还搞不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更没法谈列方程求解的问题了,需要多少时间就更难说了。如果用倍数法,在理清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之后,直接推算就可以得出答案,最多需要10秒钟。

  • 生化危机8海森伯格工厂地下5层攻略
  • 生化危机8无限武器怎么拿
  • 生化危机8补偿器攻略
  • 生化危机8莫罗秘藏的武器攻略
  • 生化危机8献上你的回忆攻略
  • 热门搜索
    五一旅游线路 新都旅游 查干湖旅游攻略 山东青岛旅游 香港迪士尼旅游 关于旅游的名言 湖北省旅游局官网 苏州旅游财经学院 广东惠州旅游景点 旅游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