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唱从听开始唱歌很多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嗓子,其实还有一样东西比嗓子更重要,那就是耳朵。要唱得先从“听”开始,那么请问,听什么呢?这里的“听”并不是欣赏,而是练耳,练耳包括节奏,音准。研究表明,5音不全的人并不是因为嗓子,而是因为耳朵,耳朵对音的识别存在差异,这个问题是表现在旋律中的。大家都知道,任何旋律都是由7个音组成,5音不全的人如果要唱音阶是很容易唱准的,但带到乐曲中就变得不准了,这说明,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音准的目的。这就是耳朵的重要性,每一所音乐专业院校无论你学习的是乐器还是声乐,都有视唱练耳的考试。小编认为,视唱是专业的人才需要学习的,也就是识谱能力,业余的各位亲们并不需要识谱就能唱歌,但至少音准是必须的,不然就只能被音乐拒之门外了。节奏感,有的人是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人都是后期掌握的,节奏没有其他的方法,就是多听,跟着音乐打拍子,长期训练下来就会有一个好的节奏感。这一点似乎老一辈的人做的很好,因为我父母一辈的唱歌都喜欢打节奏。演唱会上歌迷们似乎打节奏打的也挺准的,所以小编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不会成为众位唱歌的绊脚石~

3、气息的控制有了音准截下来就是气息了,歌唱家们表达情感就是利用气息,由此可见,气息的重要性,一首歌音准了只是最起码的要求,而要把一首歌唱出味道,必须得靠气息。这好比一个人,生气骂人的时候声音一定是很大的,而撒娇卖萌的时候声音一定是很柔和的,不同时候会运用不同的语气。唱歌也是一样,讲究抑扬顿挫,千万不能无强无弱。

5、学会用声带有人说唱歌不用声带,用丹田,这纯属胡扯,不用声带你唱一个给我看看....所以,唱歌归根结底还是靠声带发出声音。声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只能用感觉去找声带。发“额”气泡音,就能找到,唱歌时要让声带自然震动,别去找所谓的位置,没这个位置,位置只是一种感觉。谁都不能用鼻子唱歌,不能头唱歌。所谓的胸腔空腔头腔共鸣是指一种感觉,记住一点声音都是从声带发出的,除非声带先天有缺陷,不然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唱歌的。
